大音希声……”
江天豪赞许地看了周砚清一眼,然后转向一脸焦急的赵铁柱,耐心地解释道:
“老赵,你说得对,灯在,阵就在。但我想告诉你的是,真正的阵,不在灯里,而在我们心里,在所有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心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我们要让敌人知道,也要让我们自己人明白一个道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穿透人心的力量:
“灯,可以灭。但我们守护的道,永不绝!”
“一盏灯的熄灭,不是示弱,而是宣告。它告诉所有人,我们的守护已经化为无形,融入了山川河流,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它不再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物件,某一个固定的地点。它无处不在,无法摧毁。”
“老赵,”江天豪的目光变得格外郑重,“今天,这第一盏灯,由你来亲手熄灭。你是我们中最年长,也是信念最纯粹的守护者。由你来开启这个新的篇章,最合适不过。”
赵铁柱的嘴唇哆嗦着,他看看江天豪坚定的眼神,又看看那九盏对他而言如同神只般存在的灯火。
他不懂那些“道”、那些“意”的大道理,但他懂一件事:他信江天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他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正中央那盏主灯前。
石龛里很暖和,灯火的光芒映照在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明暗交替。
他拿起一旁的金属灯盖,那只常年握着猎枪,稳如磐石的手,此刻竟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他闭上眼,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灯盖缓缓罩下。
“噗”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晰。
火焰消失了,一缕混杂着煤油与灼热金属气息的白烟升起,旋即被风吹散。
主灯龛,陷入了一片黑暗。
赵铁柱的手,僵在半空。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东京。
陈曼莉坐在自己位于新宿的高级公寓里,完成了最后一份关于欧洲地下文物流向的分析报告。
她没有将其发送给拍卖行的老板,而是娴熟地进行了三次加密,然后通过一个绝对安全的渠道,直接发送到了一个指向中国国家文物局的秘密邮箱。
做完这一切,她打开另一个文档,那是一封早已写好的辞呈。
她点击了发送。
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平静而美丽的脸庞。
她站起身,走到书柜前,从最底层抽出了一个沉重的硬盘盒。
里面,是她这几年来,利用职务之便,悄悄备份的所有顶级客户的档案、交易习惯、资金脉络和私人关系网。
这是一个足以在国际收藏界掀起一场地震的“军火库”。
她将硬盘盒用防静电袋层层包裹,放入一个不起眼的快递纸箱,收件地址是北京的一家普通贸易公司——那是周砚清提供给她的“信箱”。
当夜幕降临,她为自己倒了一杯红酒,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东京塔如一柄通天火炬,用璀璨的灯光炫耀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而在她身后的书桌上,一盏她特意淘来的中式老煤油灯,正静静地燃烧着,光芒温暖而内敛。
她拍下了一张照片:前景是摇曳的煤油灯,背景是虚化的东京塔。
然后,她登陆了自己许久不用的社交账号,发布了这张图片,配上了一行简短的文字:
“我在光里,看见了影。”
北京,中华书局的古籍编辑部。
周砚清将一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打印稿,轻轻放在了总编辑的桌上。
封面上,是三个古拙的篆体字——《守陵志》。
“老周,你这……你这三十年的心血,真就这么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