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血锈密码(2 / 4)

土夫子自传 涧潭 2263 字 3个月前

进颅骨,在他的牙齿间引发共鸣。

在声波的震荡中,心脏彻底裂开,露出内部中空的腔室。

一本半透明的骨刊静静躺在那里。

封面是《少年科学画报》的样式,但材质却是某种生物骨膜。陆远伸手去取的瞬间,七具骸骨突然集体跪拜,它们的脊椎光带汇聚到心脏上方,在空中投射出立体的长江流域图。

七个红点在地图上闪烁,连成的形状——

与北斗七星完全吻合。

第二节 骨刊星图

陆远的手指在触碰到骨刊封面的瞬间,一股刺骨的寒意顺着指尖窜上脊椎。那根本不是普通的纸张触感——封面像是某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生物皮层,薄如蝉翼却异常坚韧,指尖按压时会浮现出细密的毛细血管纹路。

"滋啦——"

当他试图翻开第一页时,骨刊表面突然渗出黑红色黏液,像是有生命般抗拒着被打开。陆远咬牙用力,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撕裂声,封面终于被掀开。泛黄的纸页上,用暗褐色笔迹写着"703所绝密",下方盖着个青铜材质的公章——印章图案是十二节玉琮缠绕着DNA双螺旋。

右眼的玉琮突然剧烈收缩。

继续阅读

在网格化的视野中,那些看似普通的字迹显露出真容:每个笔画都是由微雕的甲骨文组成,而公章的双螺旋结构里,藏着更小的良渚神徽图案。陆远的手指微微发抖,他认出了这个笔迹——这是父亲在实验室日志上特有的书写方式。

翻到第二页时,纸面上的星图让他呼吸一滞。

这不是普通的天文图表。所有星座都用不同年代的报刊标题标注:1958年《人民日报》关于大炼钢铁的报道对应北极星,1985年《科学通报》的基因工程论文标注在天狼星位置,而北斗七星的勺柄处赫然贴着1999年《考古学报》上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碳十四检测数据剪报。

更诡异的是,这些剪报都在缓慢渗出液体。

1985年的那页《科学通报》正在溶解,油墨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文字:"声纹频率92.4MHz可激活休眠序列"。陆远下意识摸向自己的喉结,那里的皮肤下,那块硬物正在发烫。

"啪嗒。"

一滴黑红色液体从天花板滴落在星图上。陆远抬头看去,发现心脏泵出的青黑色油状物正在穹顶汇聚,形成七个悬垂的液滴。每滴液体的表面都反射着星图的光影,像是微型投影仪。

当第七滴液体坠落时,整本骨刊突然变得滚烫。

陆远差点脱手扔掉,但书页已经自动翻到第七页。这页的材质与其他完全不同——是某种半透明的骨膜,上面用血写着"2010年12月15日观测记录",但文字正在溶解重组,最终凝固成一行新的血字:

"轨道高度公里,青铜树开花。"

心脏腔室的内壁突然浮现三组发光数字:

1985

1999

2010

随着每组数字亮起,对应的齿轮就转动一格,发出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陆远突然明白过来——这是某种密码锁,而答案就藏在...

他猛地翻到骨刊末页。借阅登记表上七个签名中,"陆明远"三个字刺痛了他的眼睛。日期栏却写着诡异的"癸酉年七月初七",墨迹新鲜得像昨天刚写下。

右眼的玉琮突然灼烧般疼痛。

视线穿透纸张,他看到夹层里嵌着片拇指大的青铜箔。小心翼翼地取出后,在网格视野中,箔片上的微雕图案清晰可辨——是副动态星图,北斗七星的勺柄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向大熊座ζ星。

"咔嗒。"

第三组齿轮归位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