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那你还敢如此布局?(1 / 2)

黄河以北,寒风凛冽。

赵云飞站在一块山岗上,披风随风猎猎作响,望着远处洛口方向的旌旗乱动,嘴角咬着一根干枯草叶,眼神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敌军确实动了。”李安仁半跪在他身旁,喘着粗气禀报,“前锋斥候刚回来,说裴仁基已脱去唐军号旗,自称‘河东郡公’,不再接受任何调令。”

“啧,脱旗、立号、自封,这一套不就是反了吗。”赵云飞啐了口枯草,“狗急了都知道跳墙,他倒跳得还挺好看。”

“咱……咱还打不打?”李安仁声音低了些,“前头可是裴仁基旧部,且与宇文化及余孽有勾连……将军就带这三千人,怕是……”

“你怕不怕?”

“怕。”李安仁回答得干脆,“但跟着您久了,也习惯了,反正又不是头一次以少打多。”

赵云飞笑了一声,掸了掸披风上的土:“你可真是我最会捧哏的副将。”

“那是您说的。”李安仁嘴角抽了抽。

赵云飞收了笑,语气一转:“但这次,咱不打。”

“啊?”

“不是说不打,是现在不打。”赵云飞声音压得低沉,“这仗打得太早,就成了我赵云飞‘讨伐朝臣’,给李渊扣一顶‘怀私养将’的帽子,罪名就坐实了。”

李安仁听得直眨眼:“那咱……坐着看他们合兵打咱?”

“看是不可能看着。”赵云飞从怀中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咱得‘劝’。”

“劝?劝谁?”

赵云飞朝北指了指:“劝那位宇文化及的义弟——宇文智及。”

“这人我听过!”李安仁激动了,“他以前跟您似的,也算‘半个反贼’出身,后来在邺城做了点买卖,现在挂个‘招讨将军’的名头,其实一直在观望。”

“对。”赵云飞眼神闪亮,“这人一直两头下注,一边卖兵器给宇文化及的残军,一边派人来长安送礼……现在宇文化及势弱,他必有犹疑。”

“您想拉他入伙?”

“不,是让他反水。”赵云飞笑着,“把他从‘墙头草’变成‘墙头刀’,专削裴仁基后背。”

李安仁看着他,眼神渐渐变得复杂:“将军,我以前总以为您是个能打仗的谋士,现在我真怀疑您是不是穿越过来的。”

“你胡说什么!”赵云飞赶紧捂住他的嘴,“注意用词,我这是顺势而为!”

“可问题是……”李安仁挣开他的手,低声道,“咱们怎么让宇文智及相信我们?他要是还在墙头上不下来,那咱岂不是送人头?”

“送头不怕,怕的是没人收。”赵云飞拍拍他的肩,“你记住,这世上最能让人相信的,不是情义,也不是金银,而是恐惧。”

第二日清晨,一队轻骑悄然离营,赵云飞亲自押送一箱“战利品”——那是宇文化及前部小将被俘后剁下的十数颗首级,用麻布包着,还滴着血。

“你就这么光明正大地送礼?”李安仁忍不住问。

“对啊,送礼嘛,讲究个真诚。”赵云飞笑得露出一口白牙,“礼轻情意重,人头表示态度。”

“……您这送的是人头,不是人情。”

赵云飞敲了他一下:“你不懂,这是我给宇文智及的‘投名状’——你不来,就轮到你头来了。”

到了宇文智及营地外,赵云飞故意不进,只命人将那箱首级和一封手书送入,并留下三句话:

“洛口势微,李密无援。”这句话仿佛是一个沉重的叹息,预示着洛口的命运已经注定。而“宇文化及已是残灯”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宇文化及的现状,他就像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在这样的背景下,“若智及公能弃暗投明,则可封地百里,赐金十万”这句话如同一道曙光,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这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