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2 / 4)

悟空修真路 德明山居图 2700 字 10个月前

烧后便是由四值功曹负责“呈送”,确保天庭能够及时知晓人间的诉求和情况。此外,他们又充当守护神将,奉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唐僧。每当孙悟空等徒弟不在唐僧身边,唐僧有难时,他们就会及时出现,或给予警示,或提供帮助,守护着唐僧的安全。他们还会在特定情况下作为传令官出现,比如在唐僧师徒过平顶山时,值日功曹就曾变作樵夫,给他们师徒通风报信,让他们事先对即将遇到的妖怪有所准备。

法术:

四值功曹虽然没有过多地展现强大的攻击性法术,但他们拥有独特的神通。他们对时间的掌控和感知极为敏锐,能够精确地把握年、月、日、时的流转和变化。凭借这种能力,他们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出现,执行相应的任务,比如准时地向众神传达消息、在特定时刻为唐僧师徒示警等。他们还擅长变化之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成各种形象,如值日功曹变成樵夫为唐僧师徒报信,变化后的形象栩栩如生,毫无破绽,让人难以察觉。这种变化之术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使命,也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更加隐蔽和灵活。此外,他们可能还具备一定的隐匿气息和身形的法术,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观察和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当遇到危险时,他们也可以施展一些防御性的法术来保护自己,虽然这些法术可能并非用于正面战斗,但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抵御一些小妖的攻击或者为自己争取逃脱的时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功曹变化为樵夫来传递信息。这个信,就是对宝象国百花羞的信的进一步阐发,并且特意以年月日时的准确无误,来记载其传报的真实性。

丹道之理,便如功曹化身为樵夫传信。此信恰如宝象国百花羞所传之信,特意以精准的年月日时来彰显其传报之真实。最为醒目的当属“须要发昏”这句话,究竟为何呢?中有言:“娶妇以昏时。”此乃阳往阴来的深意所在。加上女字便成“婚”,鲜有因婚姻而不发昏之人。遭遇此魔而能不发昏者,世间难觅其人。正如诗中所云:“彼昏不智。”又言:“视尔梦梦。”实在令人痛心疾首,痛哭流涕。行者的一哭,实则是欲邀结志同道合之心友共同炼制此魔。只因力量薄弱、形单影只,则面对丹炉也无济于事;唯有同心协力,方能成就正果。师徒众人当下便已明了,故而云:“若要过此山,必须猪八戒。”猪对应亥木,木能生火,倘若不能把握火候之细微之处,而心生灰心散漫之意,又怎能攒簇功力?八戒若不猛烈扶持,反而动辄称“散火”,这乃是修习丹道的第一大隐患。

巡山这一事件,旨在策励学道之人,探寻其中的奥秘消息,切不可敷衍懈怠而自陷困境。逐一叙述八戒说谎以及疑惑的情状,人们往往觉得八戒的呆傻可笑,却不知这实则是在形容举世学道之人着魔后的荒谬见解,实在是令人悲痛欲绝,大哭不已。所以行者的冷笑实则如同痛哭。这冷笑中的痛哭,比泪流满面更加悲痛。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这一日,来到了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之前。那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看上去神秘莫测。那平顶山莲花洞犹如一处神秘而又充满危险的魔窟。

平顶山,巍峨耸立,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山上树木繁茂,古木参天,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色华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山间云雾缭绕,如轻纱般飘动,给整座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山上的岩石奇形怪状,有的如猛兽盘踞,有的似仙人指路,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而莲花洞,就隐藏在平顶山的深处。洞口高大而宽阔,周围怪石嶙峋,洞口上方垂挂着一些不知名的藤蔓,犹如绿色的珠帘。洞门两侧,雕刻着一些狰狞的怪兽图案,让人望而生畏。走进洞内,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