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御书房内,新帝坐于乌木长案之后,桌案上摊着漠北的军报。
漠北南下,连破三关。
“右相,”新望向坐在案前左手边的殷明,“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如今玉珠公主尚为漠北王后,不如派使者前去求和,或许还有挽机。”
“兰副相以为呢?”新帝又看向另外一边的兰一臣。
“先帝从前后派过两位公主去和亲,本以为能修百年之好,如今看我皇朝更替,便起了蠢蠢欲动之心,实乃野心勃勃,恐怕求和是下下策。”
殷明主张和亲岁币,以“养民力”,新朝更替,应该休养生息,不能大动干戈,劳民伤财;兰一臣却请命挂帅,大刀阔斧,欲以铁骑相迎。
殷明的声音钝刀割肉,“竖子岂敢,一兵一卒,皆耗万钱,可有想过天下黎明百姓?”
兰一臣抬眼,眸色如墨,“右相又可知,割一城易,失民心难?我曾任渑州官职,渑州的饥民,皆因右相一纸‘裁军’指令,他们连士兵都做不了,没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有谈何保护?”
殿内炭火噼啪,两人之间你来我往,刚才在朝上之时,也是如此争论不下,故而下朝之后,新帝便让二人再入御书房单独商议,可没想到他们的口才都太好了,新帝被吵的脑袋疼,挥了挥手,让二人先退下,自己要好好考虑一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兰一臣和殷明走出御书房,他们不欢而散,谁也没有重遇的欣喜。
风幽篁等在宫门口,见到兰一臣出来,便走上前去。
风幽篁担忧道:“如今右相极力反对你挂帅,新帝又犹豫不决,这可如何是好?”
兰一臣神色坚定,“我已下定决心要击退漠北敌军,绝不会退缩。右相只知求和,却不知一味退让只会让敌军更加嚣张。”
此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兰副相,陛下宣你即刻前往御花园。”
两人对视一眼,风幽篁道,“可否让我一同前去?事关国家大事,臣也想一同分忧。”
小太监犹豫片刻,新帝好像也没说必须只兰副相一人,便没阻拦。
御花园中,新帝正看着池中的锦鲤,拿着鱼食喂了一会儿,见他们到来,新帝缓缓开口:“朕反复思量,觉得兰爱卿所言有理,一味求和并非长久之计。只是朝中可堪重用的武将并不多,朕真是有些为难啊!”
“听说兰副相文武全才,朕任命你为帅,领兵抗击漠北。你意下如何?”
兰一臣跪地领命,“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保我朝疆土安宁。”
风幽篁也面露欣喜,为兰一臣感到骄傲,她也跪下请缨,“臣作为户部尚书,若要开战,那粮草与军需必不可少,臣愿协助兰大人。”
“你们倒是关系要好,”新帝夸了一句。
兰一臣咳嗽一声,“陛下别误会,臣与风大人决不是结党营私,而是至交好友。”
新帝摆摆手,笑道:“朕并未误会,你们能齐心协力为朝廷效力,朕高兴还来不及。只是这一战凶险,你们务必要小心谨慎。”
二人领命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风幽篁回到户部,迅速调配粮草和军需物资,确保前线供给充足。兰一臣则开始挑选精兵强将,日夜操练。
右相得知新帝任命兰一臣为帅后,心中不满,暗中联合几位大臣,企图在朝堂上再次弹劾兰一臣。然而,新帝心意已决,驳回了他们的弹劾。
出征那日,风和日丽。兰一臣身披战甲,英姿飒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漠北。新帝派了镇抚司的人也一同前往,不得不说,信德王君昭很会带兵打仗,所以他手下的兵都是可以上战场之人。
风幽篁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军队,心中默默祈祷兰一臣和风寒竹能早日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