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中书令(2 / 3)

愤怒的百姓扔臭鸡蛋,那臭鸡蛋的汁液溅了他一脸,气得他一口气没上来,昏死过去。

此事一出,玉京禁军、京兆尹衙役纷纷出动,大肆抓捕百姓,严查深挖,试图顺藤摸瓜找出幕后主使。

至于,阉党仗着曹鲲的宠信,做事肆无忌惮,名声臭了就臭了,他们根本不在乎,反而趁机报复,借着蔡让遇袭之事,抓了不少人,牵连甚广。

皇帝久居深宫,对朝堂上的纷争不闻不问,这更是助长了阉党的声势,不少仕途不顺的文人文官,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下,投靠了阉党。

其中最有名的是太初四年的探花方呈秀、太初五年的进士尉迟广微、御史台的御史袁鸣泰。

方呈秀是寒门庶子,才华横溢,考中了探花,却因在无依无靠,在官场中举步维艰,被阉党拉拢之后,他心中虽有挣扎,但想到自己多年来的怀才不遇,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靠阉党。

尉迟广微,出身雍州尉迟世家,凭借自己的学识考中进士,本以为能一展抱负,却屡遭排挤,在阉党的诱惑下,他放弃了名誉,毅然决然的成为了阉党的一员。

袁鸣泰本是一名正直的御史,但耐不住贫寒,也禁不住诱惑,未能坚守自己的底线,被美色所腐蚀,加入了阉党的阵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有了这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加入,阉党也用“笔墨”开始反攻,与士族打起了口水仗,斗得不亦乐乎。

直到八月十五赏月节,魏帝曹鲲终于出关。

这一日,皇宫中张灯结彩,瑞气冲霄,龙飞凤舞,歌舞升平,百官云集,歌功颂德,热闹非凡。

曹鲲端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肃立的群臣,沉声道:“御史中丞柴节何在!”

话音落下,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只见文官的队伍中,面容清矍的柴节微微一怔,似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点名惊到。

他身着绯色官服,虽已年逾花甲,却仍精神矍铄,只是此刻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柴节迅速回过神来,急忙跨步出列,脚步匆匆,来到殿前,双膝跪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砖之上,高声呼道:“臣御史中丞柴节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鲲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柴节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开口洪亮,字字铿锵有力:“爱卿为人刚正不阿,于御史台任职期间,恪尽职守,秉公执法,不惧权贵,为朝廷揪出诸多贪腐之徒,实乃劳苦功高,朕今日擢升你为中书令,望你此后能继续尽心辅政,为朕分忧,为万民谋福祉。”

这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震得群臣皆是一惊。

众人纷纷看向柴节,目光中满是惊讶与艳羡。

柴节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狂喜之情溢于言表,满脸感激,额头紧贴着地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再次重重叩头:“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鲲微微抬手,示意柴节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散朝后,法家和世家士族振奋不已,因为这柴节出身颍川柴氏,是昭仪柴红玉的伯父,而且是法家门徒,法家贤士申贫的亲传弟子。

而儒家则愤懑不已,纷纷上奏章弹劾柴节与益州反贼柴亮、柴思扬同出一脉,互相勾结,意图不轨。

只是儒家也知道,这些奏章只是撒撒气而已,也没打算用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让柴节倒台。

世家分散投资,多方布局是常态,世家常会与多方势力合作,而不是只支持一个方,这样无论哪方势力占据了优势,世家都能分得利益。

儒家官员心中虽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在这朝堂之上,儒家也不过是棋子,现如今皇帝乾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