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回禀丞相,神州无恙,山河仍在(2 / 4)

却坚定的老者声音。

澹明循声望去。

下一刻,帘幕掀开,一道天光斜照而入。

而在光里,有一老者,手持羽扇,缓步走来。

宽袍大袖,羽扇纶巾。

尽管素未谋面,但澹明从老者的装束便立即认出了他的身份。

是鞠躬尽瘁的贤相,两朝开济老臣心;

是木牛流马的巧匠,化天工为蜀道通途;

是出师表的忠魂,字字泣血昭日月;

是三尺瑶琴疑司马,轻调素琴退雄兵被神州传颂千年的武侯。

是那位以一己之力,将诸葛姓氏推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位的季汉丞相。

“丞相...”澹明愣了一下,下意识想要起身。

却被来人轻轻按住,慈声道:“你且躺下,养伤要紧。”

澹明倒是想躺下,但自打丞相出现的一刹那,忽觉周遭景象开始有些氤氲,渐渐模糊起来。

大概是,梦境快到尽头了。

澹明明白,这个梦境的执念,是当年的武戈队所化。

“丞相....我...武戈队奉命运送丞相所需之物。”感觉意识开始脱离躯体,澹明顾不上许多,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颤巍巍双手奉上:“任务...已了,请丞相....过目。”

丞相凝视着那双布满伤痕的手,以及静静躺在掌心的四方布包,忽然静默。

他缓缓放下羽扇,郑重地双手接过。

丞相望着包裹头颅、只露出一双浑浊眼眸的杨二郎,又低头凝视手中之物,目光渐渐深沉。

“为大汉...辛苦诸位了。”

澹明摇摇头,低声道:“唯愿丞相北伐成功,兴于汉室内,还于旧都。”

这不仅是现在这一代汉人的梦想,即便是到了一千六百年后,神州的百姓也是这般希望。

哪怕他知道五丈原,是丞相星落之地。

丞相神色微怔,仔细端详眼前这名小卒片刻,忽而转向两个好奇张望的小童:“阿冶、阿昭,且去看看你们师父的药可煎好了。”

两小童先是一愣,随即脆声应道:“是!”

便乖乖退出了军帐。

见两小童离开,丞相回过头来,注视着眼前之人,轻声道:“后生...不是杨二郎吧。”

澹明瞳孔猛然收缩,正欲辩解,却对上了老人慈祥面容上那睿智的双眸,辩解的话竟再难出口,何况梦境将尽,也确实没有掩饰的必要。

“丞相慧眼如炬,不知是怎么看出来的?”

“武戈队的杨二郎目不识丁,又是军中出名的刺头,单是违抗军令该受杖责的文书,经老夫手批的就不下五回,岂会认不出来。”丞相捻须一笑,颇为自得:“不知小友如何称呼?”

似乎眼里有些少年时的得意。

凝神细看,才惊觉诸葛瑾白笑起来的眉宇神态,竟与丞相有几分相似,不愧是嫡系子孙。

就是聪明才智这一块跟丞相比,那位少东家就只剩下个姓氏跟血脉能与丞相扯上一点关系了。

“丞相就是丞相,不愧是被传颂千年的贤相。”澹明呵呵一笑,极力控制着意识不散:“我姓澹,单名一个明字。”

“哦?”丞相听出澹明话中所意:“看来澹明小友还是个后世人呐。”

澹明眉头一挑,忽然玩心起:“是。”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丞相很是得意。

澹明有些诧异:“丞相不觉得荒谬么?”

“前人既能推演后世之事,后人为何不能溯流回望?”丞相轻捋长须,眼中虽有讶色却依旧从容:“虽出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

“那丞相...”

“后生,老夫有一疑,想请小友解答。”丞相忽然打断澹明。

“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