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的注意力又不在百将身上,一时没留意。
“嘶啦~”
澹明撕开衣摆想要按压,却被推开。
“没用的,伤及内脏,自己知道自己事。”百将咧嘴一笑,又看了一眼一旁丧命的老卒:“就是可惜老鬼为我白白送了一命。”
“百将!”老屯长眼眶瞬间红了。
“这个时候,勿要做惺惺儿女态,听从我的命令,将此物...”百将颤抖着将包裹递给了一旁沉默不语的澹明,喘了一口气,认真道:“将此物,完整无损送回大营,交给丞相。”
“告诉丞相,我魁一营武戈队不负重望....”
澹明捧着包裹,神情复杂:“百将...”
“我虽说出身耕读世家,祖上也曾出过九卿,可我自幼便不爱念书,倒是喜欢刀枪棍棒,为此家父没少责罚过我,说这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一介武夫,只会乱天下,当今天下便是实例。”
“可自我记事以来,乱天下的确实是武夫,可治天下的也未必是文人。”
“为何投笔从戎,舍弃妻儿老小,当这个被人唾弃的武夫...”
“是因为这些年来,汉室微弱,群雄涿鹿,天下纷争不乱,百姓苦不堪言,而念书,却平定不了天下,笔墨,阻止不了屠城。”
“因此,我便当众拦住伯约将军,要入他麾下,立志平定天下,兴复汉室,让天下再无战乱...”
“可惜了...我终究是见不到那天了。”
“但没有关系。”百将笑了笑,脸上一片坦然:“终会有后人替我见到。”
“终会有人替我见到,那盛世的到来。”
“百将....”老屯长泪如雨下。
“好了,时间不多了,你们快走,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还有那么多弟兄的性命。”百将嘴唇颤抖,脸色愈发苍白,眼睛却是盯着澹明。
沉默片刻,澹明点点头,将包裹绑在怀里。
他似乎明白这个梦境的楔子是什么了。
.....
站在无名山坡上,看着那透着幽幽火苗的洞穴,老屯长抿了抿唇,喉结滚动了一下:“走吧,接下来的路还很长。”
三人迈着沉重的脚步渐行渐远,身形很快便消失在山坡上。
而现在,夜尽天明。
半个时辰后,第一批魏军终于追至洞口,正要疾行而过,却听得一沙哑吟诵声,那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在夜雾中回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惊得一众魏军连连后退,神色警惕。
当察觉洞穴内似乎只有一人后,几名胆大的魏军便拨开杂草枯枝冲了进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炷香后,都伯领着数十人马到达。
“人呢?”
“就在里面,不过...”小卒犹豫了下,道:“他快不行了。”
“带路。”
“是!”
弯腰探身进入洞穴,只见一年轻小将靠在墙壁,四肢都敲断,只见出气不见进气,却仍然瞪着硕大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来人。
身边倒了两个魏卒。
见都伯有些不悦,那魏卒连忙说:“此人虽然身受重伤,但身手了得,擒拿之时,还折算了我两位弟兄,不得已之下才断了他的手脚。”
“可还有看见其他蜀兵?”
“洞穴里只剩他一人,还有早已死去的蜀卒一名。”魏卒连忙禀告。
“先出去,让大伙继续搜寻,肯定还有人。”都伯淡声道。
“唯!”
片刻,洞穴内只剩下都伯和百将两人。
都伯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