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平南王尚可喜所派出的信使在梅岭深处被中汉将领罗伦所部截住,按照“只能出,不能进”的原则,所有的清军信使在被问明情况后,后果都是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尚可喜发出的军令一直没有送到清军前线主将尚之节的手中。
身在南安城、迟迟没有获得回应的尚之节,面对着中汉大军的不断逼近,不到三日,却已经坐不住了,下令由部将张友德殿后,董方策为先锋,王庆甫随军护卫,翻越梅岭向广东南雄方向撤退。
尚之节和他的兄长尚之信一样残暴,临行前下令将南安城一把火给焚毁。
而南安城内弥漫的大火,就像一个指令一般,早就埋伏在梅花埠的中汉军禁卫军右骁卫军突然对路过的清军发动突然袭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清将王庆甫和他部下铁甲军根本来不及穿戴板甲,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迎战,但是在优势中汉军的打击下,王庆甫当先被乱铳打死,清军顿时溃不成军。
清军主将尚之节朝着身边的亲将大吼道:
“事急矣,冲过去才有活路!”
正好此时前方探路的清将董方策回身参战,后方的清将张友德也提前放弃殿后的任务,冲了上来,中汉将领容易海只得率领所部人马稍微后退,清将尚之节得以在董方策的接应下冲出了梅花埠。
不久,中汉大将张勇率领大队人马赶到,与容易海一起,对滞留在梅花埠的清军张友德部发动了进攻,平南军将领张友德被乱箭射死,其余四千多平南兵向中汉军投降。
中汉军趁机合兵一路,继续对逃跑的平南军进行追击,终于在南雄六祖寺附近追上了敌人。
此时的平南军尚之节和董方策部所剩兵马已不足三千,还被正前方的中汉将领罗蕴章和罗伦所拦截,后方的中汉将领张勇率领的主力人马也很快追到,真的是前后无路的境地。
或许是内心里的骄傲使然,尚之节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拼死一战,不久便战死在乱兵之中,也算是一位了不起的汉子。
平南军将领董方策带着剩余的部下一千余人向中汉将领罗蕴章投降。
中汉军取得了首次围点打援的完胜。
只是平南军的支援来的也很快,奉了尚可喜之命,率兵一万余前来支援的尚之信,已经来到了南雄府城,听闻探马来报梅岭关外枪炮齐鸣、震天动地,尚之信救弟心切,便不顾部下将领韶州总兵叶成恩的劝阻,当即驱赶大军向前进发。
平南军援军的动向很快便传到中汉将领罗蕴章的耳中,来不及请示,罗蕴章当即要求老部下罗伦率兵两千紧急动员,躲藏在六祖寺后,规定除非被发现,否则必须等到出击信号再发动;
罗蕴章则是派人通知了总兵张勇,并亲自带着数千人马,当道列阵,冷静地等待着清军援军的到来。
平南军前锋三千人在清将曹绍中的率领下,向着罗蕴章所部直接杀了过去,双方先以远程武器互相射击,再冲在一块短兵相接。
双方大战至深夜,之后点起火把继续厮杀。
罗蕴章率领所部人马咬牙坚持,在他们的掩护之下,后方的张勇已经派人打扫好战场,并且已经于后方的险峻之地建立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然后通知罗蕴章所部后撤。
罗蕴章率领残余人马步步后撤,阵型丝毫不乱。
因为天色已晚,平南军不敢追击,平南大将曹绍中下令当道下寨,并且派人把情报传递给尚之信知晓。
次日天明后,尚之信改以叶成恩为前锋,率兵两千在前开路,行至险要之处,叶成恩下令派兵上山进行搜索,使得埋伏下来的中汉军提前发动,张勇带兵冲出埋伏地后,杀透了平南军薄阵,挡住了后面的尚之信大军主力。
中汉将领容易海和罗蕴章则对平南军叶成恩部进行夹击,战至午后时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