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看似正确且及时的反应,恰恰一步步落入了那个远在楚军大营、易小川精心编织的算计之中。
此时,楚军中军大帐内,气氛与咸阳城头的紧张截然不同。项羽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容刚毅,眼神锐利。他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易小川所有计策的精妙之处,但对于易小川项羽还是非常信任的,此刻,他正严格地按照易小川事先制定的策略进行部署。
帐下将领来往穿梭,传递着前线的消息。当听到咸阳守军果然开始用箭矢和投石进行猛烈阻击时,一名性情急躁的部将立刻抱拳请命:“王上!敌军反击甚猛,我军儿郎多有损伤!请让末将率一支精锐,压上前去,掩护挖掘队伍,或直接试探性攻城!”
项羽却抬起手,缓缓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急。一切按先生之计行事。传令前军,挖掘队伍不必冒进,遇敌猛烈攻击时,可稍作后退避其锋芒,但整体上,挖掘不能停,尤其是……那些守军攻击最密集、最拼命阻止的区域,要给本王牢牢盯住,暗中做好标记!”
“诺!”传令兵迅速离去。
项羽的目光投向帐外雨雾朦胧的咸阳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对易小川谋略的惊叹。这第一批派上去进行挖掘的楚军士兵,本就是计划中的弃子与诱饵,他们的任务并非真正找到所有黑火药——那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无异于大海捞针。
易小川早已通过换位思考,洞察了高要的布局。他分析道:高要此人,心思缜密,行事果决,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既然敢只留下三万南境军驻守咸阳这座一旦被合围就极易成为孤城的帝都,必然有着近乎十成的把握确信咸阳不会被攻破。
充足的粮草储备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绝非全部。更关键的,必然是为守城准备了足以改变战局、应对大规模进攻的“杀手锏”级别的防御利器。
而在这样一个冷兵器时代,有什么东西能比高要早已掌握并秘密研发多年的“黑火药”更能称得上是颠覆性的大杀器呢?易小川几乎可以肯定,高要绝对会在咸阳攻防战中动用此物。
而使用它的最佳方式,绝非临时抱佛脚。以高要的性格,必然是提前将其布置在城外关键的战略节点上,构成一片死亡的雷场,等待楚军大军冲锋之时,在最佳时机统一引爆,从而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和心理震撼。
这并非易小川低估高要的科技水平。他深知高要的潜力无穷。他甚至在内心做过最坏的预估:如果高要对黑火药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爆破物,达到了能够制造出哪怕是最初级的枪炮的程度,那这场战争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冷兵器时代,一旦出现热武器的雏形,尤其是能够形成规模的火枪队甚至火炮,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别说项羽麾下十万精锐铁骑,就算再来二十万,也只是移动的活靶子。
正是在排除了这种极端可能性之后,易小川才在有限的几种可能中,选择了概率最大的那一种——高要采用了预先埋设黑火药包的方式加强城防。
因此,他设计出了这套打草惊蛇兼投石问路的计策。命令楚军进行大范围的、看似徒劳的挖掘。这本身就有多重目的:
其一,固然是存在极小的概率,能够瞎猫碰上死耗子,真的破坏掉一两处火药点,削弱守城方的力量。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和侦查手段。如此大张旗鼓地行动,守军不可能发现不了。一旦他们察觉楚军的意图是为了破坏黑火药,其指挥官必然会下意识地调动资源进行重点防御。
而易小川,赌的就是这一点!他巧妙地利用了防守者的心理:越是重视什么,就越害怕失去什么;越是拼命保护的地方,就越是关键所在!
李钊虽然能力出众,也经历了刺杀事件的考验,但他终究年轻,在大型战役的指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