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天地随我意(四)(1 / 2)

张元敬反复回想那缕神意化剑斩击的过程,不断起念灭念,试图从中琢磨出无为而有为的法门。

但是,每当他起念头时,真言法便自行冒出,尤其是清心普善咒无声自诵,将所有念头炼去,始终维持一种无念无思的空无之境。

但是,此与无为而有为那种玄而又玄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

玄门也讲炼己,但并非把念头炼去,强行排空心神,保持虚无之境,而是把念头中的意,从有为之意换作无为之意。也就是说,虚静之中,仍有意存,但这意乃是无意而生,而非有意而为。

道门的所谓虚、所谓静,乃是有实之虚、有动之静,这实非指真真切切的什么东西,而是有,这动也并非是什么东西在动、在发出声响,而就是动。

此中深意,说起来往往缠夹不清,落于文辞也是玄奥晦涩。玄天宗前辈笔记中,对于无念则有念、无为则有为的解释,往往在强调其重要上大费笔墨,但对于到底什么是无念有念、无为有为,又如何做到,却是惜墨如金,往往只有三言两语,或干脆就是几个语词颠来倒去,最终归结一句——用则明、不用则废。

换言之,就是此中法门,说不明白,说明白也无用,唯有身体力行,于运用中自悟。

张元敬隐隐觉得,真言法不可多用,因为操控神意的法门既是从运用中摸索而出,那么越是使用,越会形成定见,再难更变。

他驱动神意,在这茫茫之地游走,数日之后,再次撞到一缕神意。几番试探,发现这个修士对于动念引灵之法,有所参悟,但所得不多,能够放出的力量并不强。遂与他纠缠在一起,只以粗蛮的撞击相战,而不引动念头。

如此乱战数十合,两人神意皆消散不少,对方有些吃不消,便掉头逃遁。张元敬自不放他,急忙追了上去。

对战之时,他多次尝试以有念换无念之法,均不能成,坏便坏在只要起念,那清心普善咒便跟着出现,将之剿灭。如此,一念未起,识海空无,始终未能达致似无若有的境界。

他起初还觉是自身悟性不够,不能及时从有念转至无念,以致引动清心普善咒。经历多次失败之后,猛地醒悟,此乃“无”字真言有意干扰。

“难道那头金猿已经被无字真言击退?”他心中不由地猜测。

金猿以身为牢,禁锢无字真言,本就是不是长久之策。至今已过十几日,其多半力竭,不能完全隔绝真言的威力。

张元敬心中一叹,但也无可奈何。他自不能撤出此地,去往无字真言所在之处。而且,他也绝不是无字真言的对手。

好在他的神意仍在此地,未被天地意志清除,说明真言未能完全脱离束缚,尚不能对他的神意进行牵引。

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催促他快去与其他神意战斗,以尽快悟出用神意斗战的法门。

他强行驱动神意,迅速追近那缕神意,不免频繁动念,引发清心普善咒反复自诵。明知此乃饮鸩止渴,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为之。

不多时,他追上那缕神意,当即用出土牢之术,调动巨量灵气,把其禁锢。

这缕神意背后的修士,也非庸人,并未惊慌失措、胡乱冲突,而是以静制动,引来天地灵力,凝出数重光圈,摆出固守之势。

似这等守御,张元敬只需把飞石、巨山一凝,不需几招,便可破之。

然而,在这念头将出之时,他及时按了回去。

有真言法相助,他可以迅速且频繁动用念头,以此引动天地灵气,施展一身法术,对其余神意发起强劲攻击。这等若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也就产生一种诱惑,即随心所欲地对其余神意出手,将之斩灭,独占鳌头,突破化神。

但是,借助真言法突破,所成绝不是纯粹的道修,更不可能是他的厚土承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