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扼住命运的喉咙,分化瓦解(3 / 4)

各类书籍全都有,但最多的还是史书。

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

而除了这些书籍之外,在墙角还有一大摞报纸。

都是最近一年内的报纸。

《明报》《朝阳日报》《星岛日报》等等。

虽然说不能对于外界做到事事尽知吧,但也不至于与世界脱轨。

这些报纸每半个月就有人送过来一沓。

伙食虽然一般,但精神食粮却真的是吃的饱饱的。

摘下眼镜,李家诚揉了揉眼睛接过了狱警手里送进来的一沓报纸,道:“没什么需要的,对了,给我买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以前太忙,他的视野只是局限于小小的港岛。

但紧随着邵维鼎回港,以大格局大视野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秉承着旧时代的港岛传统商人一一击败。

他在牢里这快一年的时间里,自省了很多。

一开始他很疑惑邵维鼎的见识格局到底是从哪来的?

根据邵维鼎的人生阅历来看,无疑在国外的那段时间查不出来,而那几年他读的又是世界史。

于是李家诚便在旧纸堆——史学类书籍当中寻找答案。

以前没时间读书,可现在他的时间多的只能用来读书。

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

几乎全球都在掀起一场反凯恩斯主义的浪潮,试图在亚当斯密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中寻找新的答案。

美国的里根,实行的经济改革。

英国的撒切尔,重用弗里德曼,开启的私有化改革。

毫无疑问,都是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蜕变而出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正在将“大政府、福利国家”等这些支撑着二战后西方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

李家诚有预感,美英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将逐步渗透到全球各地。

新自由经济会衍生出什么时代呢?

当李家诚还感觉到眼前仍然一片迷雾,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时候。

邵维鼎的那句“全球化浪潮”,突兀的出现在眼前。

之前听只觉得惊雷炸响。

但如今看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国际新闻。

视野放置于全球下,他的思路逐渐开阔。

自从二战结束,求己耳拉开铁幕,嘟噜门掀起冷战以来,世界便中断横裂。

然而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及美英两国所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毫无疑问正逐步打破这些隔阂,全球化浪潮不是滚滚而来,他脚下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全球化浪潮当中。

“邵维鼎到底是何时才看清了这些的?”

“这真的仅仅是一个二十四岁出头年纪的人,能够看到的视野吗?”

此时他才意识到邵维鼎站的位置,邵维鼎的格局,邵维鼎的视野到底有多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输的不冤啊!”

他挥了挥手,让狱警出去。

然后将狱警送进来的报纸,从五月初最早的新闻,一张一张看了起来。

从撒切尔访华时间确定,中英谈判即将开启,港岛的局势陡然紧张。

到邵维鼎在暹罗日本打开市场,屈臣氏产品倾销国际,港岛制造的名头越发响亮冲散了这些不安。

而当半岛酒店宴会上,以及第二天的记者招待会。

关于新国际机场,以及寰宇航空的消息,一一出现在李家诚眼前的时候。

他还是情不自禁的将手上的报纸捏皱了。

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扑面而来。

如果自己在外面,恐怕会更热闹吧!

中英谈判会导致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