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行险,弄险,老子不想伺候了!(1 / 5)

连续二十个小时没睡觉,正在调整睡眠时间。

今天早早更新了。

...................

以为西边的戎或狄从一开始就很温顺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当初可是能够威胁到姬周的存在,并且还迫使周王室东迁了。

所以,没有秦国驯化各种戎或狄,楼氏拿下秦地就要面对一大帮教不懂道理的野蛮货色。

楼氏能够试图在六年内解决来自义渠的威胁,一样是秦国持续打击义渠的成果之一。

要说西边的各种戎人或狄人跟义渠人有什么区别,其实就是经过秦国的努力,秦地周边的戎人和狄人知道纳入更先进文明的好处,义渠人则是拒绝拥抱文明。

当然了,主要是西边那些戎人或狄人,他们部落的人口规模有限,没有组织起大型联盟。换作戎人或狄人有一个大型联盟的存在,他们一样不会轻易妥协。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义渠、鲜虞、白翟、楼烦、无终、长狄、赤狄等等部落联盟身上,只是征服他们的难度存在区别。比如林胡固然有组建大型联盟,可是他们很好被征服。

而林胡之所以很好征服,其实是他们的架构比较松散,平日内部的撕咬也很严重。

白翟算起来是比较坚挺的一支,他们早在公元前七百多年就一再被打击,至今还没有被彻底灭亡。

肯定要算上各支东夷势力,包括自行“周化”的莒国,他们存在历史比周王室都要悠久,到现在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东夷势力健在。

对于势力来讲,不是历史越悠久就越强大或底蕴更足。这是一个在不断变革和进步的世界,谁的脚步没有跟上必然成为其他势力继续壮大的养料。

新一年到来,等春播结束之后,将要南下的大军向“新田”集结过来。

今年轮到以楼氏为主力镇守楚地,不是说只有楼氏的私军会南下,将要南下的家族并不算少。

楼令要带着南下的部队只有两个“师”,合计一万五千将士。

晋国一个满编军团一共有三万七千五百名将士,楼氏出动了两个“师”,剩下的三个“师”自然是由其他家族来补全。

前两年也是一样的情况,由某个卿位家族出动两个“师”,缺额的兵力由其他家族来承担。

真要是一个卿位家族每年出动一个满编军团南下镇守,哪怕是有能力做好,不会有卿大夫同意。

毕竟,不是每一个卿位家族都想谋取南方作为封地,国家的事情也不该完全由他们来承担,凭什么光出力而没有回报啊?

不是有家族迁徙往楚地了吗?怎么不是由他们负责楚地的安全呢。

已经知道刚刚迁徙到楚地不久,需要安家落户以及进行生产,哪有余力担负镇守的重任。这是区别于姬周几次分封的事实,当时获得分封的诸侯可没有旁边安排保姆的待遇。

需要存在区别,其实也是时过境迁的一种体现。

可以预料到的事情是,国家承担的义务越多,越往后面会让更多人视作理所当然。

比方说,周王朝可没有赈灾那么一回事,谁遭殃就自己承受,撑不住就国破家亡,王室一粒米都不会施舍出去。

那不是周王室没有在收税,主要是王室没有主动承担赈灾义务,有的只是某国遭遇入侵,王室有出兵或号召其他诸侯救援的责任。出现赈灾也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真不是义务或责任。

大一统王朝之后,由西汉率先建立“平仓”这个制度,变成一旦某地出现天灾人祸,朝廷有义务对遭了灾的某地进行赈济了。

说白了就是西汉朝廷先从民间索取,物资囤积起来就是为了应对灾害。那些物资并不是朝廷从其它方面抠搜省下来,本来就是各种人存在朝廷那里,算是由朝廷建立的一种风险平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