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两件事(3 / 5)

一边,要等西汉才允许治下野蛮增长,人口大爆炸的策划者乃是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她为了增加人口可谓是操足了心,连不结婚要罚款的政策都拿了出来。

晋君周没有因为楼令早有应对策略,出现太大的负面想法。

那就是晋君周内心里多少产生了负面情绪。

只不过,那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作为一国之君,谁不想独掌乾坤,让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

楼令的政策能不能执行?也就是让所有家族出钱出力。

以楼令的威望,即便是强压,也可以执行下去。

有问题的地方在于,后面究竟能不能给予那些出钱出力的家族良好回馈。

一旦只付出没有收获,楼令的风评怕是要烂掉。

这就是楼令作为晋国中军将,尽责的方式之一。

真要是只顾自己?明确知道有不小的难度,获利最大的是国家,肯定就不会干了。

楼氏在大河有自己的水军啊。

在南边打造水军?能够预估就是在楼氏的主导之下来办。

到那个时候,舟船的设计是由楼氏来进行,不免会让很多工具得到普及。

必须了解到一个事实,楼氏的很多工具可以促进生产,只是并未得到传播。

晋国所有家族参与水军的建设,起码他们派来的匠人有了跟楼氏匠人共事的机会,愿意学就能够跟上历史潮流。

话说,摆明就是楼氏吃亏,楼令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能够看不出来吗?

关键在于想要在南方形成统治,真的就是需要一支水军啊!

这……,不是楼令作为晋国中军将的尽责,又是什么?

当然,楼令也不会当纯冤种。

主导水军的建设是一种技术积累,可以实验一些理念,同时锻炼管理层。

其它不提,只要老楼家能够把控住相关的资料,一直到工业化时代降临之前,世世代代基本不用愁了。

至于各种工具泄露?

记得智罃想要获取商於之地成为封地的事情吗?

商於之地是秦地的南下路线之一,楼令当然想要楼氏占据那一片区域。

可是吧?当前的商於之地开发程度有限,统治的成本极大,开发方面并不容易。

有一天晋室取代周室,实施了分封之后,智氏想不开发商於之地都难。

步入战国时代,再进入一统战争,以为楼氏不会兼并智氏?到时候智氏的努力成果会落到楼氏的口袋之内。

列国总是将目光互相盯在对方身上,不愿意去兼并异邦,其实就是看上了现成的开发成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楼氏的工具有可能普及出去,他们的势力范围圈在开发程度上更高更好,肯定会让各方的国力得到增加。

那就涉及到一个养猪再收割的理论了。

当然有前提,既是楼氏要在各个方面保持领先,才有进行收割的实力。

为什么楼氏有了火药却不用?其实就是一旦使用,有一天必然泄露出去。

大家都有火药,学会了在军事上的使用方式,日后的一统战争会打得多惨?

一直以来,楼令都将火药当成了最后的杀手锏,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有掌握火药制造工艺的这么一道杀手锏,哪怕受于材料的限制无法打造枪械,大炮的制作难度却是不太大,制作手雷的难度更低,楼氏的军队仅是列装火炮、手雷,统一之战势必会是一个摧枯拉朽的过程。

楼令为什么不想着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完成大一统?简单因为他将事情看得太明白。

事实就是楼氏作为臣子可以强大,楼令这一代的武力再强也不具备大一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