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机会。
即便是公族再烂,他们也是晋国的公族,天然就是晋君周的基本盘。
作为公族的族长,晋君周要是彻底放弃一众公族才叫那个开玩笑。
楼令没搭理晋君周的暗示。
一再为公族封君争取机会是作为族长的义务,属于是一种人情常理,不会让卿大夫过于敏感。
换作晋君周表现出完全抛弃公族,才会让卿大夫感到诧异。
倒是邯郸旃回应说,会跟军佐中行吴商议。
晋国之君是无法口含天宪,可真不是绝对的虚君,怎么都能做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那种前提下,不想彻底撕破脸,众臣起码要维持表面上的尊重。
这不是楼氏要与晋君周联姻了吗?形势可能会出现转变。
另外一点,邯郸旃还是很愿意争取晋君周的好感,期望可以降低晋君周对魏氏的扶持力度。
“我话说完了吗?”楼令没有刻意表现出不悦,仅是面无表情就能够直接给予众人心理压力。
争权夺利这种事情,有哪一个政治人物不会干呢?
如果晋君周有资本统管全局,他就是那个维持平衡的存在。
现在实际统管全局的人是楼令,他一样要维持一定的平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攻灭鲁国之后,我们不能全盘吞并,战后会让鲁国再次复国。”楼令扫视众人,后面目光停在晋君周身上:“为了达到惩戒目标,可以在泰山划界,西边归于我们,东边留给鲁国。”
在疆域面积上,鲁国实际统治的土地面积并不算小,比之齐国只是略小一些。
要是晋国吞并一半的土地,留给鲁国的疆域仍然跟莒国差不多大小。
只不过,鲁国一旦失去泰山以西的疆域,他们就将精华地带几乎全丢掉了。
看上去尽管很惨,可是鲁国仍然在疆域面积上跟莒国差不多,有没有机会再次发展起来?除非鲁国君臣受刺激完全变了个样,要不他们再次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只能说是无限低了。
莒国并不是什么弱国,他们可是在齐国吞并莱国之后,长期能够扛住齐国的一个国家。
固然是有地理因素的加持,可是莒国能够长期扛住齐国,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了。
当前的鲁国在疆域面积上比莒国大,看着纸面数据比莒国优秀,信不信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打,莒国能够将鲁国死死摁在地上胖揍?
说到底,春秋时期的鲁国在军事领域上只有开国阶段有闪光时刻,此后就是一个长期在缓慢死亡的国家。
大一统王朝?虽说也是一种缓慢死亡,问题是包括两宋在内都有过开疆拓土。也就是建立了王朝,从第二代君主向后算,多数大一统王朝或多或少还是在军事上继续有闪光时刻。
而鲁国是那种开局很好,后面全程窝囊的死法。
什么?北宋和南宋也有开疆拓土?的确是有啊。
北宋和南宋对上北边确实怂到底,可是他们一直在向西南进行开拓。比较尴尬的就是被交趾的一个军阀敲了一闷棍,开创了诸夏历朝历代首个自喻正朔却向南边异族部落首领认怂的先河。希望这种事情会是独一份。
楼令愿意发动两个军团灭亡鲁国,讲真话就是在给鲁国画面,可比原历史上鲁国死得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要好太多了。
一颗石子投入水中都还能够溅起水迹,产生一道涟漪。
怎么鲁国就死得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呢?简单就是鲁国君臣的努力很无力,爆发战争出现的输赢在战前已经注定,期间更是没有出现什么能人义士,窝窝囊囊就那么死翘翘了。
不是还有一个孔丘吗?问题是孔丘要给鲁国之君的当忠犬,获得权柄时期有所政治成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