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左右,穿好衣服还好,只穿一条裤衩子肯定还是会感觉冷的。
“派人去我家也整一个。”郤至很确定之前楼氏没有这个澡堂子。
其他卿大夫没有说话,拿眼睛盯着楼令看,意思很明显。
楼氏的这个澡堂子怎么样?可不是随随便便糊了土,看上去已经全面使用了土砖,只是没有奢靡到贴上瓷砖。
瓷?楼氏已经将烧瓷研究了出来,像是他们现在喝酒的杯子就是瓷器。
温度够了的话,剩下就是挑选土。掌握了这两点,后面就是搞各种花活了。
楼氏有打算大量搞瓷器贩售吗?其实哪怕楼氏想,需要先开辟出市场,培养一群客户群体。
为什么诸夏这边对玉和翡翠有追求,其他文明却是追求其它?无非就是一个培养市场的过程。
在诸夏这一边,寻找玉矿比较容易,反倒是其余宝石或钻石没有多少,很早就培养出了玉石的市场;其他文明一样,他们本地的出产是什么,能够找到哪一种矿产,自然也是培养出那种东西的市场。
因此,一种不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必然是需要一个培养市场的过程。
拿钻石这玩意来说,它的数量非常多,无非就是使用营销、控制数量以及把控认证书,来达到它本不该获得的价位或价值。
黄金与白银,它们除了作为货币之外,很多工业产品也需要使用,基本也就证明了它们本身的价值。
各种宝石?它们无法被用于工业。
钻石?它倒是在一些切割机械上需要用到。
瓷器?讲事实就是,它在日常生活属于可有可无。后面所产生的价值,仅仅是用来炫富,随后形成了使用瓷器就是有档次的价值观。
很多很贵的玩意,它们真不是必须有不可,尤其是跟艺术品扯上关系,一定是有人进行了包装。包装可以是赋予故事,也能够给予历史沉淀感。
楼氏想要培养瓷器的市场并不困难,需要送礼的时候给达官贵人送几件,再告知瓷器的价值,瓷器本身还很精美。后面轮到各种人在瓷器上进行攀比,带动更多的人追捧,高端市场就形成了。
只不过,楼令打算顺其自然,没有想过刻意去营销。
不是楼令有钱不赚,主要是当前缺少对奢靡的攀比环境。
各个国家面临的生存压力都很大,理智的一家之主不会将有限的资源花费在享乐之上,肯定会将资源耗费在与战争有关的事项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春秋和战国的奢靡之风都不严重,追求奢靡的个人一般在史书上都是作为丑角或祸国殃民的典型而存在。
“这种玩意没见过啊?”郤至手握瓷器杯子。
楼令没有回答,事后会给所有卿大夫送上一些,同时不会忘了晋君周的那一份。
“你们一定有很多事情想问,尤其是关乎到君上的事情。”楼令率先开启这个话题。
士匄接话,说道:“难道是因为楼氏跟君上要联姻,中军将想将一些权柄交还君上?”
这就对了啊!
一些话该问就直白问,免得因为信息不透明产生误判。
楼令反问道:“你们眼中的君上是什么样的人呢?”
必须先对晋君周是什么样的人达成共识,接下来的话讲了才有意义,不是吗?
晋君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对某人进行审视,一定是会带上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认知来作为标准。
要说一众卿大夫对晋君周有什么共同的看法,一定是晋君周势孤力薄这一点了。
其实,作为一国之君本不该那样子,可是谁让晋国的公族就是烂呢。
晋君周不是没有尝试依靠公族,比较要命的地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