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烽烟再起(3 / 5)

国的呢?

魏颗没有其它意思,比职责范围内多出三个“旅”的兵力算是很多,再加需要一个由头,比如中军将开口提出要求。

若是魏颗自己提出可以出动两个“师”的兵力参与国战,等于说自行抬高了与邯郸氏竞争的力度,可能是在炫耀魏氏的底气,天晓得会不会惹到其他人。

三位军佐分别带上两个“师”的兵力,再有魏氏一个“师”的兵力,不算其他中小家族就有七个“师”了。

原先的计划是,南征的部队不能少于两个满编军团,几位卿大夫多增加一个“师”的兵力,魏氏再添三个“旅”的兵力?

这样一来,尽管是少了荀氏参与南征,实际上南征的兵力比之前还要多。

另外,南征军团的主将从身体不好的中行偃变成精力旺盛的士匄,讲事实对晋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是士鲂吗?

怎么变成士匄当主将?

名义上的主将是士鲂没错,这正掌权的人一定是士匄啊!

只是吧?不少人在得知中行偃死讯之后,他们原本以为楼令会亲自统率大军南下,没想到楼令根本没有相关的意向。

关于南征军团的大体战略怎么样,总体来讲还是按照楼令之前的部署来进行。

南征军团更为细节的地方,变成士匄到时候自行灵机应变。

郑地的贵族先据城而守,哪座城池或关卡驻兵多少,根据楼令的部署来完成。

由范氏充当主力的下军,他们从晋国本土出发,根据士匄的自行判断力,决定什么时候介入战场。

而邯郸氏充当主力的新军,他们则是作为总预备队,等候士匄的通知采取行动。

听上去好像很简单,具体操作起来可不会那么容易。

这一次是士匄首次作为主将指挥七万兵力规模的作战,要说完全不紧张是不可能,说太紧张倒是不至于,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为此,会议结束之后,士匄特别找楼令在私下又聊了很久。

士匄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与多向楼令询问意见有冲突吗?没有冲突的事情啊。

只要可以打得赢,要坐镇都城的楼令不南下,真正指挥作战的人是士匄,荣誉肯定是归于士匄所有。

换作心里不是那么有底,偏偏有真佛在面前不拜,落得一个惨败的收场,可就真的显示出士匄又蠢又笨了。

地点换成了宫城。

晋君周同样已经知道中行偃过世的消息,看到智罃没有回家而是入宫,不得不多想一想怎么回事。

进来进行汇报的楼令则是不管晋君周知不知道信息,先汇报荀氏发出讣告的事情,随后再讲对南征军团的调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范氏多出两个‘师’,邯郸氏多出一个‘师’,魏氏多出三个‘旅’,什么时间能够让参战部队到位?”晋君周问了关键的问题。

几个被问的人,他们先后回答晋君周的问题。

士匄表示范氏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够完成军队的调动。

邯郸旃也给出了一个月时间的答案。

那算是在晋国的正常情况。

换作是在其他国家?临时征调军队的话,不拖个半年都算时间够快了。

晋国是一个军果主义的国家,有着远比其他国家更高的军事配套,动员机制上不说甩开他们几座山,起码效率一定是更快的。

一系列新的安排在晋君周看来,比之中行偃主管之前更好,对此倒是没有什么觉得好意外。

毕竟,楼令在担任司马期间就可以辅助栾书进行军队重编,并且写出了《司马令》这一部着作。

等楼令够资格单独统率一支军队作战,哪一次不是战而胜之,战损比还显得非